2022-10-19 10:57:35 馬英堯
在如今的大環境之中,我們要做的是以探索用戶需求為核心,將產品做好,把品牌建設好,酒店是這樣,所有行業亦如是。
7-10月份,酒店行業再次迎來全國最大范圍的靜默、彈窗管理。對酒店經營影響遠超2021年,一些省份的游客數量減少甚至超過了2020年。當我們期待10月份疫情管控將會有所調整之時,疫情結束的時間再一次超出大家的預期。
國內冷清的另一面是今年9月,華為云、阿里云接連在泰國曼谷發布了出海計劃,阿里云也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70億元建設國際本地化生態,并在吉隆坡等全球市場增設6個服務中心。多種信號似乎向我們國內創業者們拋來橄欖枝:
東南亞是增量,到處有想象空間,到處有機遇。
緊接著,在上一周刷屏的文章“新加坡最近怎么了”里揭露了這樣一個現象:當下中國投資人、企業家、中介機構蜂擁至新加坡,導致新加坡酒店一房難求,租房租金翻番,租售比顯得非常有吸引力。據悉,越南第三季度的GDP增長了13.67%,首次破雙位數,成為財經頭條。
東南亞,一望無際的海灘、開放自由的氛圍,像極了人們對它的印象:時而清甜,時而濃烈,永遠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風情。它給了“困在當下棋局“中的企業更多的可能性,正如這東南亞的熱帶氣候,熱的時候讓人上頭。但很多人卻忘記了,熱帶氣候還有天氣多變的不穩定性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就能讓你成為“落湯雞”,狼狽不堪。 千萬不要沉溺于市場空間和想象力的陷阱,要去賺確切的、具體的錢。 東南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“甜”
沒去過東南亞的創業者都認為,中國公司就是去降維打擊。而事實上,曼谷的豪華酒店早在20年前就已經國際品牌林立,河內的購物中心租金比上海還高,胡志明高端住宅3萬美金一平米。在東南亞一些大型城市的傳統領域,他們一點也不落后。
當然,新經濟確實也有不少機會。早在幾年前,中國的一些電商企業就已經將東南亞市場作為投資藍海,2022年東南亞的電商市場增速將超過20%,銷售總額將達到896.7億美元,比去年增加153.1億美元。在人口的統計中,整個東南亞正處于人口紅利的井噴期。對于許多在中國發展受阻的企業來說,向東南亞市場的擴張的理由是必然的。
然而,這些國家依然還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弊端,最大的問題還是市場太小、貧富差距大且法律復雜。雖然東南亞人口紅利存在,但每個國家的多數財富和資源都被本地少數大家族控制,不是所有人口都是有效用戶。最典型的泰國,1%的人擁有67%的財富,21.5%的人屬于赤貧,完全無消費能力。想要在這樣的市場賺錢,目前能夠做的事情還是很有限。
2018年,當中國酒店連鎖在蓬勃生長之時,印度竟然還沒有租房開酒店的加盟商這個“角色”。在印度只有兩種人,富人和窮人。而中國已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小B群體,這讓我們各路品牌都很容易擁有了經銷商、加盟商、供應商。
這樣對比下來,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體系能夠實現中央政府,地方政府及中國創業者三方緊密合作,共同創造奇跡和財富,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能像中國一樣擁有這樣的優勢,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,能夠在中國創業,真是要偷著樂。
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
貝佐斯說:“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——未來十年,會有什么樣的變化?但我很少被問到——未來十年,什么是不變的?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,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。”
疫情之下,企業增速放緩、流量遇阻、品牌發展受限,變化越來越多,很多人開始質疑“中國消費沒有未來了”。那什么是不變的? 用戶的需求沒有變。用戶還是需要質量好的、選擇更多的、有品牌的、方便的、價格合理的產品和服務。疫情下表現出了品牌酒店跌的少,反彈快的明顯特點。 好產品的邏輯也沒有變。年齡的代級更迭帶來的產品、功能需求變化,流量平臺升級帶來的銷售方式變化,技術進化帶來的性能升級,都支持我們源源不斷的產品創新。產品創新永遠是支持發展的核心部分。而物流、支付、制造這樣的基礎建設龐大而完善,讓創新的落地變得既便捷又簡單。 所以,中國仍然擁有最多的用戶,龐大的創業群體,后端還有完善的供應鏈。中國消費仍然是個大賽道、擁有大機會,我們都要有信心。 把規律性動蕩納入未來預期 從過去的100年、500年、1000年歷史里看社會,動蕩、變化是常態,穩定是偶然。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些規律,把有規律的動蕩作為自己的預期。我知道大家都期待著某一個時間疫情管控突然放松,但我不建議以此來安排自己的戰略,萬一大環境的發展并非如你所愿呢? 但能確定的是,中國的消費市場已進入了“加時賽”,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形成的市場上,大部分行業都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,想要在“加時賽”中獲勝,除了那些無法把控的不確定性因素之外,我們只能在確定性中尋找突破口和機會?!墩摮志脩稹防镉姓f“以空間換時間,積小勝為大勝?!边@就代表,只要產業發展周期長,企業積累的經驗和迭代生長的能力夠多夠強,就能支撐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。 酒店集團必須是全球化的公司,東南亞當然要去,在未來的全球版圖里,這必將是我們業務的重要部分,但與如今的出海熱潮關聯不大。 雨季長葉,旱季長根,在如今的大環境之中,我們要做的是穿越過去不同時代的周期,以探索用戶需求為核心,將產品做好,把品牌建設好,酒店是這樣,所有行業亦如是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