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8-10 12:14:13 彭志凱
旅行社傳統的運作方式、思維模式在未來將很難維系,但旅行社的組織串聯作用一定會長期存在。這其中,業態的革新、產品服務的迭代提升、核心競爭力的堅守和升級是題中之義、應有之義。
2021年,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,占全球經濟比重由2012年的11.4%上升到18%以上,人均GDP達到1.25萬美元,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。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,國內旅游人數達60.06億人次,是2012年29.57億人次的2倍,人均出游達4.3次,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。
近年來,我國旅游業飛速發展,旅行社行業發生了一些新變化,也取得了一些新成就。2012年底,我國共有旅行社24944家。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總數為42604家??梢钥闯?,十年間,旅行社的數量增加了17660家,是2012年的1.71倍。
為滿足大眾出游需求,適應自由行興起的市場趨勢,旅行社積極依托互聯網平臺,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,讓“說走就走”的旅行變得觸手可及。
十年間,出游人數的持續增長,為OTA旅游電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機,市場份額迅速擴大。10年間,旅行社從傳統的組織、招來、接待、包價等服務,到提供政府采購及私人定制、個性化等單項服務。相關數據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旅游單項服務達776.01萬人次。
2019年,全國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1.77億人次,接待1.85億人次,兩項相加占當年國內出游總數的6.03%。入境旅游外聯加接待3056.91萬人次,占入境總數的18%。出境旅游組織6288.06萬人次,占出境總數的35%。
這十年旅行社行業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三方面:
一是構建批零體系,形成了旅行社批發、代理、零售垂直分工,旅行社“弱小散差”狀況得到明顯改善。
二是全面推行旅行社等級評定,為全面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理念,切實維護和保障旅游者權益,提高旅行社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,優化旅行社產業結構,促進旅游市場健康、持續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三是開展導游執業試點,為適應旅游市場小團化、定制化消費需求,向游客提供“導游+網約車”服務;推動建立導游服務預約平臺;推動勞動報酬指導性標準與服務質量評價相銜接,使導游職業渠道由單一旅行社委派轉變為旅行社、互聯網平臺以及其他旅行服務機構等多元選擇。
新冠肺炎疫情給旅行社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,使之成為遭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。旅行社既是傳統服務業,也是旅游業的主力軍。3年來,疫情時有反復,企業生存及市場復蘇過程艱難。但我們也要看到疫情帶來的變化及機遇。旅行社企業應該認真思考,旅游重啟后,游客在哪里?市場在哪里?產品又在哪里?
從旅行社自身來看,不能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要顧眼前更要謀長遠。旅行社傳統的運作方式、思維模式在未來將很難維系,但旅行社的組織串聯作用一定會長期存在。這其中,業態的革新、產品服務的迭代提升、核心競爭力的堅守和升級更是題中之義、應有之義。疫情對旅行社行業既是危機也有商機,面向未來,我們要敢于面對挑戰,更要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!
相關文章